2024年10月28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李敦松研究员应邀来我司授课,培训主题为:害虫种群的生态控制,志信生物(广州)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参加学习,首先由公司总经理黄利民先生致欢迎辞,对李老师亲临授课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老师首先从植物保护等基本概念讲起,继而引出病虫害的化学防控中的农药滥用的危害,建议我们都要细读《寂静的春天》,过度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对环境的破坏力极大,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强有力的警示。
李老师给我们展示了欧洲、澳洲、东南亚等地区生物防治在害虫防控上的广泛应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病虫害防控措施里面需要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改变,就是要把生物防治放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措施的前面去执行,始终要把生物防治的优先序要放在首位,从“杀”害虫(不可持续)转变为“控”害虫(可持续发展),从而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残风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李老师引用植物保护领域权威专家吴孔明院士的题词“生物防治是植物保护的核心技术”,强调生物防治在植物保护领域的重要性。
李老师从荔枝蒂蛀虫讲到入侵生物红火蚁的防控,从柑橘果实蝇讲到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引人入胜。李老师提到西方国家给我们古代农业的赞誉《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而现在我们的农业与这本书里描述的已经大相径庭,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李老师提到中国早在公元前304年就用黄猄蚁Oecophylla smaragdina防治柑橘害虫。南中国生物防治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蒲蛰龙先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应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我们广东在生物防治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李老师提到多年来国家在吉林、北京、广西等地区投入了大量的生物防治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
李老师还给我们讲述了生物防治的基本理念,如天敌的增殖,保护和引进措施,强调我们的生物防治要给农产品绿色生产和质量提升带来更多的覆盖,如叉角厉蝽在防治玉米、蔬菜等作物鳞翅目害虫危害方面应做更多实践应用。要从低碳、减碳、碳中和等方面考虑农业生产,从而达到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
李老师的授课不仅在生物防治技术上给了具体的指导,而且在理念上给了我们更大的启发,在授课结束前,李老师特别引用中国生物防治奠基人蒲蛰龙先生的题词“生物防治,造福人类”,强调生物防治是植物保护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朝阳行业,勉励大家做好天敌繁育工作,做好生物防治工作,一定大有可为。
施多乐1号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β-羽扇豆球蛋白多肽
可力得三千
小哈藻